Antelope Canyon羚羊峽谷
這次飛LA五天班(實際待在當地約48小時),
衝了一趟羚羊峽谷及馬蹄灣~
我們的路線是落地後機報並由正在當地玩耍的朋友來接應先回旅館洗澡,
買好餐食後十二點從LA出發~
沿路停休息站大概三、四次
![]() |
再開了四個小時左右抵達了vegas附近的加油站 |
![]() |
在深夜的加油站遇見las vegas阿~ |
雖然只需要在後座當廢物昏迷但是從台北一路走到LA還是挺累
一路衝衝衝開了九個小時910公里(台北頭到尾也不過300多。。。。
終於在早上九點多抵達了羚羊峽谷
這段影片其實是回程了,不過一路上都長差不多啦~ |
經過了這次我也才知道原來自己一個人自助也是有可能玩遍美國各個國家公園的,
在這個沒有車=沒有腳的世界交通很麻煩,但是你還是可以當散客跟團~~~
羚羊谷(Antelope Canyon)又分為上羚羊谷(upper)和下羚羊谷(lower),
羚羊谷(Antelope Canyon)又分為上羚羊谷(upper)和下羚羊谷(lower),
上羚羊谷特色是光束,建議中午11-13點之間入場最美,必須事前預約買票才可入場
下羚羊谷的特點是顏色層次較多建議早上十點前進去看,可以當場購票隨時進入
而我們這次是選擇了上羚羊谷參訪,
(但實際做功課後發現攝影師都喜歡去下羚羊谷😥,沒關係又有機會再來一次了~)
大概一個禮拜前在途風旅遊網下訂門票,
http://cn.toursforfun.com/index.php?ref=7044&affiliate_banner_id=1
單人門票是53(11-13黃金時段為65)當場需再給環境保護費8,
所以光門票就快2000台幣啦~不過真的超值得~~~💓
裡頭大概一個小時就可以走完,
因為在洞穴裡所以滿陰涼的,
因為在洞穴裡所以滿陰涼的,
沒辦法帶任何隨身包包也不能帶自拍棒~所以大家自己看著辦~
|
一路上風砂超級大。。。建議攜帶口罩 |
到了洞口啦!好興奮啊!!! |
以下都是相機原始色無套濾鏡喔~
就肉眼所見的顏色大概就是紅、橘、灰這三種色
所以每次看到很糊嗄那種大紅大紫都是套濾鏡後製來的啦!
導遊哥不知道在拍什麼。。。 |
這張就是有用手機調了一點色溫 |
![]() |
這張也動了一點色溫 |
真心覺得自己照的技術比較好😂 |
但反轉還是失焦了 |
強者我同事的願望是在全世界倒立~ |
在這裡頭的攝影技巧是
把白平衡改到陰天模式,就會擁有比較橘紅色的石頭啦
再來是可以嘗試改色溫
以下則是網路上別人的分享
1. 一定要攜帶三腳架,多數的照片,在ISO 100、F16光圈下,快門時間約在1~6秒。
2. 建議要帶超廣角鏡頭,如AF-S DX 10-24mm F3.5-4.5G,且要搭配遮光罩,避免頂光下的耀光和光斑。
3. 峽谷相當狹窄,不要將相機側背,以免撞在岩壁上。
4. 參加Tour時,導遊會指點最佳拍攝點,等遊客都準備好相機後,會灑沙子製造光帶,但通常只給一分鐘的時間,建議動作要快點,脫隊的話會被趕來趕去。
5. 因為搶時間拍照,曝光也不容易掌握,最好採用M手動曝光模式和RAW檔來拍攝,方便後續調整曝光度和白平衡。
羚羊谷拍照得注意几点:
1. 晴天里,上羚羊谷中午时分有直射谷底的光柱,随手一拍就是大片。7、8月,9:30—10:30则是下羚羊谷的最佳拍摄时间;其他时间,清晨和傍晚是最佳摄影时段。
2. 找明暗对比明显,层次感强的地方拍,照片会梦幻很多,而不是单调无趣。想拍出漂亮的橘红色,把白平衡调为阴天白平衡就行。把白平衡改为色温,再调到最低值,就是魅惑的紫色了。
3. 拍照时别开闪光灯。用闪光出来的色彩没有层次感,而且会影响其他人拍照,不开大家都好。
4. 最好使用不小于28°广角镜头。否则对比自己和别人拍的片,你会哭出来的。
5. 洞内时不时会飘落些细小的沙子,相机要做好防尘工作。在里面,绝对不要换镜头。
6. 羚羊谷内有阳光的点不超过5个,注意听导游的号令。
2.拍照尽量用三脚架,远离悬崖等危险区域;要是没有三脚架,趴在地上拍照最安全。
打完收工,以上~
Comments
Post a Comment